武林資料庫 > 武林知多啲 >

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巡禮:搶救真武術 繼承民族魂

2013-05-31

 

 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巡禮:搶救真武術 繼承民族魂

資料來源:中國互聯網 建霆

 


廣東選手黃家田、黃文燈的精彩表演

  525日至29日,2013年“維維杯”全國傳統武術比賽暨全國農民武術比賽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行,來自全國278支代表隊的近3000名武術愛好者彙聚彭城。本次比賽由國家體育總局武管中心、中國武術協會、江蘇省體育局、徐州市人民政府主辦,徐州市體育局承辦,徐州市武協和維維公司協辦。

  大膽嘗試 增設男女最佳

  本次比賽分為兩部分,全國傳統武術賽和全國農民武術賽,在傳統武術賽上首次推出了最佳運動員項目。賽事規定,以傳統武術比賽個人專案為預賽,各單項冠軍、且單項參加人數在15人以上(含15人)時,才有資格角逐佳男佳女獎項,“冠軍中的冠軍”獲得5000元獎金。最終,鄭州市體校武術中心的司忠陽以精彩絕倫的流星錘項目獲得高分,贏得最佳男運動員獎;上海青浦區的王燕則在傳統華拳中表現出色,獲得最佳女運動員獎。

 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、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陳國榮表示,在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中增設最佳運動員項目是一次大膽嘗試,冠軍選手儘管年齡不同,比賽項目不同,但核心技術和衡量標準是一樣的。

  本次比賽最大的特點就是“傳統”,和競技武術不同,傳統武術大多流傳於民間的拳社、武棚、雜耍、賣藝、職業教頭等社會底層行業中。因受社會環境制約以及自身素質有限,使他們視武術為“絕技”,多採用家傳、族傳或宗傳方式秘不傳外人,因而形成了中國獨有的“門派”之分。我國的傳統武術具有項目多,類別廣的特點。作為全國傳統武術的賽事平臺,也作為徐州市第二次承辦的比賽,本次比賽又會有哪些亮點呢?針對傳統武術現今面臨的傳承與發展的問題,又會怎麼去解決呢?

  人數增加 固定交流機制

  據徐州市體育局副局長林豔輝介紹,本次比賽的參賽人數有了明顯的增加,由去年的2100人增加到2700人左右。其中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共有194支代表1998名運動員參加,全國農民武術比賽共有84支代表隊722名運動員參加。據瞭解,參加了上次比賽,今年繼續參加該項賽事的各地武術協會占到了一半以上,這充分說明了全國傳統武術比賽的口碑和影響力。

  另外,林豔輝還表示,本次比賽,各地的武術協會還固定了交流機制。黑龍江的哈爾濱武術協會主動要求建立南北拳交流會,16個代表隊之間也建立了友好的交流平臺。這對於傳統武術的推廣和傳承都有著很大的幫助,現在傳統武術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項目太雜,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交流機制,一些小的專案得不到交流,可能會面臨失傳的危險。

  門檻降低 群眾參與廣泛

  本次比賽,參賽者包括上至82歲的老者,下至只有7歲的幼童,黃髮垂髫在同一片場地共賽。徐州市武術運動協會副主席柳建介紹說,本次比賽群眾性廣泛,考慮到是社會武術專案,習武者多來自於基層,所以報名門檻放低,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賽。

  來自天津北辰區小澱鎮劉安莊村的吳學孟,“江湖”人稱“功夫小子”,今年已經65歲了。在2012年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中獲得了少林拳第三名的好成績。本次比賽,吳學孟勢在必得。“我為武術事業奮鬥了多半生,終於受到了認可,這種比賽應該多舉辦,發揚光大。”

  據悉,在未來的比賽中,將會進行先海選,再評“王”的新穎比賽系統。即先廣泛徵集武術愛好者參賽,然後從優秀的選手中決出諸如“槍王”、“刀王”、“拳王”等。這樣既可以保證參賽者面向的範圍廣、門檻低,又可以讓比賽更加精彩,更加好看,讓比賽的水準更高。

  挖掘傳統 打造精品賽事

  本次比賽共涵蓋3653個專案,規模十分巨大。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罕見的項目,比如李家教吞吐拳、三才翻子拳、瘋魔棍等。比賽規模大,但是暴露出的問題也存在。比如有一些項目只有一名選手參賽,這種現象顯示出一些罕見的稀少的項目面臨著失傳的危險。

  林豔輝介紹說,本次比賽的目的是挖掘整理傳統武術專案,對於稀少的項目將會進行保護和發掘,讓這個項目不會面臨失傳的困境,對於比較廣泛的專案,比如陳式太極拳等,也要建立規範的模式,讓這種專案正確正常發展,本次比賽正是一個良好的平臺。

  目前,徐州市體育局和武術協會也積極組織開展傳統武術文化資源的調查、搜集、搶救和整理研究工作,初步建立了傳統武術文化遺產檔案和保護名錄,啟動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,同時,開展武術科研和重大課題攻關。

鳴謝:中國體育線上
日期:2013531

熱門新聞

贊助商戶